年内六家上市药企抛分拆上市计划 行业强监管下频繁融资将被规范
消息 编者按
2023年以来,已有六家上市药企抛出子公司分拆上市计划。一方面是为子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助其独立发展,另一方面是频繁分拆带来的母公司业务空心化风险,市场对于药企频繁分拆褒贬不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特别是近期随着医药行业掀起反腐潮,强监管下药企的融资行为也将得到规范,已有多家药企撤回IPO申请材料。而上市药企的分拆融资计划能够顺利推进,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记者 徐佳
随着注册制改革的全面落地,医药行业分拆上市也形成一股热潮。
2023年以来,已有信立泰) href=/002294/>信立泰(002294)()、辰欣药业) href=/603367/>辰欣药业(603367)()、科伦药业) href=/002422/>科伦药业(002422)()、乐普医疗) href=/300003/>乐普医疗(300003)()、微创医疗()等多家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独立至A股或H股上市。
其中,今年年初,科伦药业筹划分拆科伦博泰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3月末,信立泰计划分拆旗下信泰医疗至科创板上市。5月,港股上市公司微创医疗拟分拆微创心律至港股上市。
6月,辰欣药业计划分拆旗下佛都药业至深市主板上市。7月,药明生物()计划分拆药明合联赴港上市。7月24日,乐普医疗抛出子公司秉琨医疗至创业板上市的方案。
而从进度上来看,上述6家药企分拆上市的案例中,进度最快的为科伦博泰。7月11日,科伦博泰正式在港交所挂牌,公司以港元/股的价格首发募资约亿港元。其他5家公司的分拆计划仍在推进当中。
优化母公司业务结构、聚焦主业发展,促进子公司拓宽融资渠道、获得合理估值,均是上述药企推进分拆上市的核心原因。
不过,记者同时也注意到,在上述药企分拆的案例中,已有多家公司多次实施分拆,“一拆多”的特征尤为明显。
相关资料显示,科伦博泰的母公司科伦药业已在去年12月成功分拆川宁生物(301301)至创业板上市。秉琨医疗则是继乐普诊断、心泰医疗之后,乐普医疗计划分拆的第三家子公司。其中,乐普诊断科创板IPO早在2021年被叫停,心泰医疗已在港股上市。
微创系的分拆更被市场直呼“疯狂”。在过去三年多时间内,微创医疗先后分拆心脉医疗、心通医疗、微创机器人、微创脑科和微电生理等5家公司在A股或H股上市。今年5月18日,微创医疗系第六个分拆项目诞生,微创心律递表港交所。
一方面是为子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助其独立发展,另一方面是频繁分拆带来的母公司业务空心化风险,市场对于药企频繁分拆褒贬不一。
此外,部分被分拆上市的药企子公司存在未盈利的现象。其中,科伦博泰2021年和2022年净亏损亿元、亿元。微创心律也尚未盈利,2021年和2022年分别净亏亿美元、亿美元,信泰医疗在2021年和2022年的亏损金额分别为亿元、亿元。
不过,除了上述三家公司一直亏损之外,其他被分拆的三家公司已具备盈利能力。2022年,药明合联、秉琨医疗、佛都药业分别实现净利润亿元、亿元、亿元。
在当前医药行业反腐力度空前的背景下,药企的融资行为也将得到规范,目前已有多家药企IPO主动撤回申请材料。而上述药企分拆上市融资的脚步是否将有所放缓,记者将持续关注。
相关新闻
- 年内六家上市药企抛分拆上市计划 行业强监管下频繁融资将被规范
- 深新早点|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最新进展!预计营业时间……
- 长城汽车2024款坦克300正式上市 售价19.98万元起
- 美国夏威夷山火已致36人死亡 当地居民:仍有遗体漂浮在海上
- Allied Gaming(AGAE.US):2023年Q2财报实现营收326.81万美元
- 美国至8月5日当周外国央行持有美国国债 -104.66亿美元前值182.8亿美元
- 暴涨37倍后腰斩 盟固利股价过山车
- 贵州省安顺市2023-08-10 22:39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 民生证券:给予巴比食品买入评级
- 阿里云二季度营收251.23亿元
- 淘宝:2024FYQ1 DAU同比增6.5%
- 应对台风强降雨天气 辽宁丹东各级各类学校停止一切教学活动
- 酒泉种业盛会启幕:蔬菜种子占全国总需求一半以上
- 中国女足再提“男足化”:发展方向要找准,切勿重蹈覆辙
- 沪硅产业:上半年计提各项减值损失总额约5740.71万元左右
- 58集团回应“售卖简历”:已成立专项调查小组 针对媒体监督情况会进行彻查
- 招商南油(601975)龙虎榜数据(08-10)
- 第二届黄河流域城市破产法前沿论坛定西研讨会成功举办
- 东方园林(002310)龙虎榜数据(08-10)
- 任天堂下一代Switch将涨价至399美元:或明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