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搞得像派对,开学需要什么样的“仪式感” | 新京报快评
“仪式教育”并不在于布置教室、拉横幅、放气球。
▲开学仪式上摆满了气球。图/社交媒体平台视频截图
【资料图】
文| 蒋理
“孩子她妈,是时候出手了!”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呼吁整治“开学仪式感”乱象,不要让老师和家长被所谓的仪式感“绑架”,引发关注。
据上游新闻报道,这位发帖呼吁的网友还晒出了自己向相关部门投诉的内容,“近年来,全国各地区不少大中小学校以及幼儿园在每个学期开学时费尽心思折腾‘仪式感’,这些‘仪式感’通常是在班级教室用气球、彩带、拉花、彩印KT版等一次性用品进行装饰,再搭配一些小零食进行布置”。
该网友还在投诉中吐槽称,“孩子开学第一天来到教室就像来到派对现场一样,看着花里胡哨的装饰吃着零食,桌上放的新课本基本不看,心思都不在学习上,更别说谈论新学期新目标了。这些装饰用品用完一次就丢弃,浪费钱又污染环境”。
这样的吐槽得到很多网友的认可,纷纷表示所谓的“开学仪式感”其实形式大于内容,增加老师和家长的负担;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这样的仪式感让同学们充满元气,以更积极的状态进入新学期。
这名网友的吐槽内容,有可商榷之处,但果真如其所投诉,“开学仪式感”就是装饰教室、渲染气氛,那这样的仪式感大可不必。这其实是对“开学仪式感”的错误理解。
要让学生以全新的状态开启新学期,不能这种徒有其表的形式主义,而应该强调学生对暑假生活的小结、思考,以及对新学期的展望与规划。这不需要家长花钱买道具、买礼品,老师们也不会被这种“开学仪式感”裹挟。
近年来,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仪式教育。诚然,科学的仪式教育可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认同感,日常学习中,适当地举办一些小仪式,也可以激励学生们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业和人生发展。
但如果仪式太过花哨、举办过于频繁,甚至变成学校与学校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攀比,引发家长们的“内卷”,就跑偏了。事实上,部分学校举办的“开学仪式”筹备繁琐、花费不少,已经成为老师和家长的负担。
比如,有家长就表示,举办“开学仪式”需要做策划书,网购相关材料,摆放气球、标语、花束、布置会场,还需要画黑板报……完成一次开学仪式非常费力气,每家花销也在六七百元左右,家长苦不堪言,老师们也不得不为此额外耗费时间与精力。
其实,新学年、新学期开学,“仪式教育”不在于布置教室、拉横幅、放气球,而是要给学生们上好“开学第一课”。老师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在开学第一天,开展对同学的新学期规划教育。每个同学可以在这一天结合自己上学期的综合表现及新学期任务,作出发展规划,同学间也可以交流、点评。
这便可以借助“开学第一课”达到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而大可不必“为仪式而仪式”,在形式上出尽“花招”。
正值开学季,新学年开启,新生活值得期待和展望,适当的仪式感是需要的,但也不能流于形式、本末倒置,甚至因此“绑架”了老师和家长。从学生成长实际出发,上好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主体意识的第一课,便是最好的“开学仪式感”。
撰稿 / 蒋理(媒体人)
编辑 / 刘天红
校对 / 赵琳
相关新闻
- 教室搞得像派对,开学需要什么样的“仪式感” | 新京报快评
- 黑客攻击游戏公司并泄露《GTA6》 竟使用亚马逊电视棒
- 固定收益:如何看待隔夜和7天资金利率倒挂?
- 即时零售平台食用盐供给平稳,消费者可随需随买,理性采购
- ps滤镜没有camera raw找不到adobe(PS CS6里没有camera raw 滤镜 怎么办)
- 南海开渔国产海鲜大量上市 海鲜市场交易火爆
- 今天夜间,昭通市大部区域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
- 专业优先是什么意思(专业优先)
- 日本化妆品是不是都不能用了
- 一展看懂“中国白”,400余件德化白瓷亮相国博
- 极目快评|母女往电梯扔垃圾遭顶格处罚,不文明行为当休矣
- 中国艺术体操队世锦赛摘银创历史
- 南航航班起飞前疑有空乘受伤?工作人员:客梯车撤离致人摔落
- 佳缘科技08月25日获深股通增持8.46万股
- 草根投资案近况(草根金融论坛简介)
- 石宇奇4连败日本一哥,国羽男单全出局!安赛龙遭爆冷新王将诞生
- 再添“黑历史”,特朗普自首留存嫌犯照
- 月船3号成功着陆月球,印度航天到底啥水平?
- 环龙控股(02260.HK):上半年纯利2028.7万元 同比增长34.7%
- 中国香港跳远选手陈铭泰:希望在杭州亚运会上刷新个人最好成绩